渔用牧草的栽培利用和高效增产技术
广州田野风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/ 2015-01-12
渔用牧草的栽培利用和高效增产技术
目前,采用较多的茬口安排模式有以下几种方式:在全年品种安排上,采用黑麦草+苏丹草+黑麦草、黑麦草+墨西哥玉米+黑麦草等。在种植面积安排上,通过估算牧草产量和草食性鱼类的放养数量来确定,但一般将种植面积与水面之比定在0.2~0.3∶1。种植水平较低、产量不高的地区和田块,牧草面积可稍增加。在各品种的比例安排上,主要是看草食性鱼类的老、仔口数量。若老口鱼种较多,则黑麦草种植面积稍大于苏丹草等的春播品种,反之,仔口鱼较多的春播品种的面积应多于秋播品种。这样,就能使牧草的产量与草食性鱼类的摄食能力和摄食量相适应。
一、播种栽培
苏丹草一般在2~3月开始播种,每667平方米播草籽2.5公斤左右,采用点播、条播均可。条播育苗移栽产量比点播高2倍多。点播每穴10余粒,穴距18~25厘米;条播沟深1~2厘米,行距18~25厘米。当草长至4片苗期开始移栽,株行距6厘米×6厘米,每株4~6根。播种后每667平方米以100公斤粪肥泼撒即可。最好不用移栽法,因为移栽后苗株返青时间较长,如果天气不正常,还会降低苗株的成活率,造成缺苗。为了提早播种和移栽时间,也可采用蔬菜种植中常用的大棚薄膜育苗移栽法。总之,采用不同的播种和种植方法时,要根据牧草品种的不同特点及自己的技术确定较合适的方法。
二、收割利用
种植渔用牧草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用它的茎叶喂鱼,一定要适时合理割青利用。因此,在收割利用时,一要兼顾产量和薹叶的可利用率,既要防止割青过早、过频降低产量,又要注意单纯为了高产导致植株过于高大、茎叶老化而不易被鱼利用。不同的品种和收割时间,收割时的高度是不同的。其他一些品种,如小米草、苦荬菜、拟高粱、狼尾草等,在收割利用时也要掌握这个原则。一般来说,高秆型饲草株高不低于1米才能割青使用,而匍匐型饲草覆盖率一般要达到90%以上方可进行,不得将已扎根入土的匍匐茎节割掉。
三、渔用牧草的增产方法
一般来说,对渔用牧草,各种化肥和人畜粪均可用来追肥,但鱼对氮肥最敏感,多施氮肥,产量可翻几番。此外,根据我站多年的试验结果表明,采用高秆饲草和匍匐型饲草进行间作,其产草量比单一草种要提高20%~30%。